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专业,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研究生,以401分通过司法考试,现在是江苏吴开封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执业来凭着丰富的办案经验赢得当事人的好评。本着“恪尽职守,切实维护... 详细>>
律师姓名:吴开封律师
手机号码:13338962767
执业证号:13203201810022854
执业律所:江苏淮邦律师事务所
联系地址:江苏省新沂市北京路与公园路交汇处香格里拉商铺6-75号
自2010年两院三部颁布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在司法解释层面确立了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到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正式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入法,再到2017年两院三部再出台司法解释《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规范层面可谓日趋完善,充分反映了《宪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以及《刑事诉讼法》中保障人权的规范目的。然而,规则的完善是一回事,如何将规则适用于实践并产生实效又是另一回事。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公检法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义务,但除了审判阶段的排除机制相对完善之外,侦查阶段、检察阶段的排除机制几乎没有着墨,所以对于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如何在实务中排除非法证据都有一些尚未明确的问题。再者,由于现有的规则本身远非完美,在适用中面临着诸多模糊或不确定之处,需要运用法律解释等法律适用技术解决各种难题,所以在法学研究中必须对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董坤博士的新著《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问题研究》以检察机关为视角,以非法证据排除的学理为基点,以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素材,以法律解释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对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探讨,在国内当属对这一问题截至目前最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在绪论部分,董坤博士从排除非法证据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证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正当性问题。对于《刑事诉讼法》确定的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义务,时下确有不少质疑,认为域外一般是法官排除非法证据,检察机关既缺乏动力也缺乏相应的机制去排除非法证据。但董坤博士从我国检察机关的功能定位、法律地位、实践角色及理论创新等角度,论证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正当性和可能性,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石。
在第一篇,该书以解释学方法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实体性规则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种探讨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较为粗疏、难以适用,所以司法解释在尝试进行细化、补充,但仍有诸多疑难问题存在,如威胁、引诱、欺骗获得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疲劳审讯的认定问题、重复自白的认定问题等,之所以难以在法律和司法解释中明确这些问题,是因为在实践的证据判断中,难以注意的细微的差别、意想不到的单个因素都会导致认定结论的不同,所以难以用具体规则整齐划一,而只能付诸法律解释方法去寻求具体解决方案。董坤博士提供的解决这类问题的解释学思路,能够为司法实践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启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应用价值。
在第二篇,董坤博士用了较大的篇幅对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机制进行了构建,其中不仅从规范视角对排除程序进行了解读,更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对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环节的非法证据排除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非法证据排除强化了检察机关的监督功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总体排除率不高、非法证据审查主要依靠书面证据、瑕疵证据补正或合理解释的泛化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董坤博士也提出了一些理念和方法上的改革设想,包括“控诉文化”的改变、“权利文化”的引入、检警关系的重构等。应当说,这些设想正是切中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要害,没有这种观念和制度的改变,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可能就会正如学者所批评的那样,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在第三篇,该书主要探讨了检察阶段非法证据的发现机制,因为排除非法证据的前提是发现非法证据的存在,而与此相关的非法证据排除权利告知、控告申诉处理机制、控辩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机制、录音录像等材料的保管移送制度等都是必要之举,否则就无从在检察阶段有效的发现、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
在第四篇,该书主要对行刑衔接案件中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问题进行了探讨,应当说,在《刑事诉讼法》允许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之后,如何对行政证据进行筛选和审查是一个重要问题,但该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模糊不明之处,如审查的法律依据、审查的具体程序、各种行政证据认定的异同等。因此,本部分从规范、实践角度对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问题进行探讨,对检察机关审查这类证据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有利于对行政证据进行有效的审查筛选,确保行政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另外,对两类特殊证据——行政笔录和行政鉴定,本部分还进行了专门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颇有创见的观点,也是值得实务部门关注和借鉴的。
综上,董坤博士的这本新著以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作为研究对象,以适当的研究方法、兼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透彻的研究,实为一本难以多得的佳作。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该书提供了很多新理论、新观点,丰富了非法证据排除的学理基础;对于实践操作来说,该书为司法实务人员提供了诸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法律适用技术,是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南和工具书。所以本人强烈向理论界和实务界推荐该书,同时也对董坤博士再出新著表示衷心祝贺。
内容介绍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问题研究》一书是2017年获评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董坤博士积淀五年推出的一本重量级专著,本书围绕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集合了当下涉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最新研究成果,图书内容具有透、新、全三大特点。 董坤,1982年生,山东兖州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台湾高雄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编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著有《侦查行为视角下的刑事冤案研究》一书,曾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法商研究》《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7年获评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目录 序 绪论 第二章 中国化的证据排除规则的梳理、归纳与反思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与其他几种证据排除规则的厘清 一、引言 二、既有观点的梳理及其对实践的可能影响三、不同规定在证据排除上的目的侧重及关系定位 四、不同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的应用逻辑五、必要的反思与规则完善 四、结语
第一章 我国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之主体地位
一、域外非法证据排除的理论基础
二、域外理论对我国检察机关作为排除主体正当性的论证
三、本土语境下检察机关作为排除主体正当性的理论创新
四、代结语——对侦查机关作为排除主体的质疑
第一编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实体性构成规则
第三章 威胁所获口供之“非法性”认定
一、威胁获得供述排除的观点纷争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威胁取供的态度和做法
三、我国对威胁获取供述的排除规定
第四章 引诱、欺骗所获口供之“非法性”认定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引诱、欺骗取供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二、我国当下对于引诱、欺骗取供的应有态度
第五章 疲劳审讯及其所获证据之证据能力
一、疲劳审讯概述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疲劳审讯所获证据之证据能力评析
三、我国对疲劳审讯的认定及所获供述证据能力的判断
四、有关疲劳审讯的其他问题
第六章 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之规范解读
——从《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切入
一、何谓重复性供述
二、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的模式选择
三、对于两项例外情形的解读
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七章 违反录音录像规定讯问笔录证据能力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理论学说的介评
三、讯问实务中违反录音录像规定的形式分类
四、讯问笔录证据能力“瑕疵说”的理论论证
五、有关讯问录音录像其他相关证据学问题研究
第二编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实施性规则
第八章 规范视角下检察机关的排除程序
一、审查逮捕环节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
二、审查起诉环节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
三、庭前会议中检察机关对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
第九章 实证视角下审查逮捕环节检察机关的排非程序
一、审查批捕环节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证面向和概要分析
二、实证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分析——实践对理论的有限吸纳和“反对”
三、实践对理论的反哺:基于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的改良进路
第十章 实证视角下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的排非程序
一、审查起诉与审查逮捕中排除非法证据的异同
二、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的新问题
第三编 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配套机制
第十一章 建立健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现机制
一、制定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告知规则
二、完善控告申诉处理机制
三、加强控辩交流会见机制
四、相关资料的保存和查询机制
五、建立健全检察机关的调查核实权
第四编 行刑衔接中检察机关对证据的审查与排除
第十二章 规范视角下行刑衔接中的证据问题研究
一、行刑衔接中证据运用的法理分析
二、行刑衔接中可直接运用的证据范围
三、行刑衔接中移交证据材料的审查判断与排除规则适用
第十三章 论行刑衔接中行政执法证据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行政证据在行刑衔接中使用的规范分析——法律文本的考察
二、行政执法证据在行刑衔接中使用的实证样态
三、问题的深入展开:取证主体与证据规则
四、解决中国行刑衔接中证据使用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十四章 论刑事诉讼中行政鉴定证据的使用
一、行政鉴定是否能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二、行政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审查判断
三、检察机关应注意的有关行政鉴定作为刑事证据的特殊问题
第十五章 论行政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
一、行政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作用
二、行政笔录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
三、结语
参考文献
一、外文译著
二、中文著作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文献
后记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同时,部分文章和信息会因为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变更失去时效性及指导意义,仅供参考。
联系方式:13338962767
江苏省新沂市北京路与公园路交汇处香格里拉商铺6-75号
Copyright © 2018 www.xhxl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律营管